又有脉症各别,不相统摄者。此少阳风寒之表,而非少阳之半表。
本以下之,故心下痞,与泻心汤。旧说伤寒日传一经,六日至厥阴,七日再传太阳,八日再传阳明,谓之再经。
要知紧脉转微,是复少阴本脉,故转太阴而自解;脉沉细数,是兼阳脉,故入阳经而为患。寒邪不得伤太阴之脏,脏无寒而身有湿,故当发黄。
所以然者,脾胃相连,此脾家实则腐秽自去,而成太阴之开。故邪入太阴,则腹满而吐,食不下;邪入少阴,欲吐不吐;邪入厥阴,饥而不欲食,食即吐蛔。
岐伯曰∶“中于阴者,从臂始。观六经症,仲景独出桂枝症、柴胡症之称,见二方任重,不可拘于经也。
此经统领营卫,主一身之表症,犹近边御敌之国也。本论云∶“伤寒三日,三阳为尽,三阴当受邪。